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| 联系我们
宝源公益成长
网站首页 关于宝源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栽桑技术 养蚕知识 蚕病知识 基地展示 供求信息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主页 > 蚕病知识 >  
 
细菌病的防治
来源: 点击数:133次 更新时间:2014-05-16

细菌病是夏秋季常见蚕病。它包括细菌性败血病、细菌性胃肠病和细菌性中毒症等。无论哪种细菌病蚕死后尸体均软化腐烂,所以统称软化病。
1、细菌性败血病
细菌性败血病是致病细菌通过蚕、蛹蛾皮肤伤口侵入血液大量繁殖而引起。属急性病,感病蚕儿在24小时内死亡。
(1)病症:发生该病的蚕食桑停止,体躯伸直,静伏于蚕座,吐液、排软粪或连珠粪,痉挛而死。初死有尸僵现象,随后尸体腐烂发臭,死蚕剩一层皮。
(2)肉眼鉴别:根据病蚕初死时的体形、体色、吐液、排粪等鉴别。
(3)种类:黑胸败血病,灵菌败血病,青头败血病三种。
2、细菌性胃肠病
它又叫空头病或起缩病。由于蚕体虚弱,导致肠道细菌繁殖而引起。它表现为起缩和空头症状。与病毒性软化病很难区别,如果在淘汰了病蚕,改善养蚕环境,并添食氯霉素后,病性有明显好转的为本病。
3、细菌性中毒病
它又叫卒倒病,是由于蚕儿食下细菌芽胞,芽胞在蚕胃液里释放出毒素,使蚕儿中毒死亡。根据食下细菌的多少又分急性和慢性两种。病蚕死后尸体有硬块,头部缩入呈钩嘴状。
4、细菌病的防治
(1)加强蚕前消毒工作,蚕期中坚持蚕体蚕座消毒。
(2)精心饲养,改善养蚕环境,良桑饱食,增强蚕儿体质。
(3)大蚕稀喂,捉老(熟)蚕小心,稀上簇,防止蚕儿互相抓伤和簇枝刺伤蚕体而感病。
(4)发现病蚕立即淘汰,并加网除沙,淘汰迟眠蚕、弱小蚕。撒石灰消毒。
(5)蚕期中严禁用细菌农药。
(6)药物添食:预防添食,2-5龄用500单位氯霉素添食,发现病蚕,用1000单位添食,连续三次。
细菌病是夏秋季常见蚕病。它包括细菌性败血病、细菌性胃肠病和细菌性中毒症等。无论哪种细菌病蚕死后尸体均软化腐烂,所以统称软化病。
1、细菌性败血病
细菌性败血病是致病细菌通过蚕、蛹蛾皮肤伤口侵入血液大量繁殖而引起。属急性病,感病蚕儿在24小时内死亡。
(1)病症:发生该病的蚕食桑停止,体躯伸直,静伏于蚕座,吐液、排软粪或连珠粪,痉挛而死。初死有尸僵现象,随后尸体腐烂发臭,死蚕剩一层皮。
(2)肉眼鉴别:根据病蚕初死时的体形、体色、吐液、排粪等鉴别。
(3)种类:黑胸败血病,灵菌败血病,青头败血病三种。
2、细菌性胃肠病
它又叫空头病或起缩病。由于蚕体虚弱,导致肠道细菌繁殖而引起。它表现为起缩和空头症状。与病毒性软化病很难区别,如果在淘汰了病蚕,改善养蚕环境,并添食氯霉素后,病性有明显好转的为本病。
3、细菌性中毒病
它又叫卒倒病,是由于蚕儿食下细菌芽胞,芽胞在蚕胃液里释放出毒素,使蚕儿中毒死亡。根据食下细菌的多少又分急性和慢性两种。病蚕死后尸体有硬块,头部缩入呈钩嘴状。
4、细菌病的防治
(1)加强蚕前消毒工作,蚕期中坚持蚕体蚕座消毒。
(2)精心饲养,改善养蚕环境,良桑饱食,增强蚕儿体质。
(3)大蚕稀喂,捉老(熟)蚕小心,稀上簇,防止蚕儿互相抓伤和簇枝刺伤蚕体而感病。
(4)发现病蚕立即淘汰,并加网除沙,淘汰迟眠蚕、弱小蚕。撒石灰消毒。
(5)蚕期中严禁用细菌农药。
(6)药物添食:预防添食,2-5龄用500单位氯霉素添食,发现病蚕,用1000单位添食,连续三次。


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
上一篇:病毒病的防治  下一篇:微粒子病的防治
 
CopyRight @ 2014 中江宝源蚕业专业合作社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:0838-7171668 地址:中江县通济镇泉水村10组 技术支持:领腾科技 后台管理 本网站支持  IPv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