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真菌病防治技术 | 来源: 点击数:113次 更新时间:2014-05-07 |
真菌病是由某些致病的真菌所引起。病蚕死后有僵硬现象,所以叫僵病或硬化病。它分为白僵病、绿僵病,曲霉病,生产中常见的有白僵病和曲霉病。
1、白僵病
白僵病是由白僵菌寄生蚕儿,在其生长过程中分泌一种毒素致蚕儿死亡。初死时身体柔软有弹性,随着菌丝的生长,蚕体随之硬化。本病为亚急性传染病。蚕儿从感染至发病死亡,一般小蚕2-3天,大蚕4-6天。
肉眼鉴别:初死时,蚕体伸直,头胸突出,吐液。体色灰白,手触软而有弹性,随后尸体呈桃红色,逐渐变硬,最后出现白色粉被。
发病特点:蚕房、蚕座多湿,消毒不严易发生;夏秋蚕期气温高,湿度大该病也常发生;蚕儿受伤后易感染该病,使用了白僵菌农药,桑树病虫多本病易发生。
2、曲霉病
此病多发于1-2龄期。蚁蚕发病。呆伏于蚕沙中很快死亡。1眠至2龄起蚕发病则不能蜕皮,呈不蜕皮蚕或半蜕皮蚕而死。
3、真菌病的防治
(1)蚕前彻底消毒,杀灭环境中病原。
(2)用硫磺、柏桠熏烟。蚕前进行一次,未发现僵病每龄1-2次,发现僵病或蚕室湿度大时每天1次,每次10-15分种。
(3)蚕期中每天坚持蚕体蚕座消毒。蚁蚕及各龄起蚕用鲜石灰粉消毒。小蚕期用含有效氯2%的漂白粉防僵粉消毒,大蚕用3%的防僵粉消毒。也可用“三七灰”防僵,即用30%的石灰,70%的草木灰拌匀后撒入蚕座,发生僵病时,还可早晚用30-40倍的福尔马林焦糠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后立即加网给桑除沙。
(4)僵蚕不能乱丢,应投入石灰缸,更不能出售,以免僵病孢子进一步扩散。
(5)加强饲养管理:除沙,匀座等动作要轻,不伤蚕体,减少僵病从伤口侵入的机会;控制蚕房的湿度,湿度大时,蚕座撒吸湿材料,蚕房熏烟排湿。
| 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 | 上一篇:病毒病防治技术 下一篇:中毒症的预防与处理 |
|
|
|